学习中要掌握画面的整体布局,整体概念在美术中占的成分很重,所以一定要重视整体布局。但是怎样布局才是一个好的作品呢?下面是整体表现的要求和观察方法。美术整体表现有六个要求,具体分析来看兰州美术学校的解释吧。
1、先大后小。这里的大与小,是指物体的基本形和局部形的大小关系,例如,头部作为一个立方体是基本大形,而五官则是基本大形中的局部小形。同鼻子相比,五官是基本大形,而鼻子则是五官中的局部小形,鼻翼又是鼻子中的更小的形。违背这一要点,会造成“形体不准”的结果。
2、先近后远。先画前面物体,再以后面物体相衬托,使主要物体突出、明显。
3、先草后精。在物体形没有确定之前,不能单独将某一部分过分细致地刻画。违背这一要点,会造成画面“碎”和整体失衡的结果。
4、先实后虚。先画感觉的强点,后画感觉的弱点。违背了这一要点,会造成“画面平,无空间感”的结果。
5、先暗后明。每一次、每一遍、每一个阶段,每个体、每个面、每个局部的开始,都要从暗处画起,再画次暗、灰部,然后是亮部。违背了这一要点,会造成“明暗失调”的结果。
6、先直后曲。直线比弧线简单,方形比圆形简单,平面比球面简单,所以,应“先直后曲”,以便于把握形的准确性。违背这一要点,会造成“比例不准”的结果。
整体的观察方法有三种:
1、“同时看”的方法。缩短对单个目标的观看时间,加快对多个目标的观看频率,用于观察整体关系。
2、“对比看”的方法。一次将两个类似的目标频繁对照着看。用于“测量”和确定比例、明暗、形状等物体形式。
3、“眯眼看”的方法。眯起双眼,破坏视线的焦点,使整个物体“虚”化,通过强制的手段得到整体观察效果。
光线是非常重要的。随着穿过物体的光线的增多,明暗关系逐渐从深色转向中间色,继而到亮色。哪么绘画时如何处理明暗关系呢?下面就整理了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明暗是指深的暗调子至淡的明调子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。明暗层次,不仅应用于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,还同时在画幅构图中通过明暗色调的交错,获得画面的变化与均衡,产生节奏韵律感。
线的疏密对比就是明暗的对比。另外,黑白版画虽只有一种黑色,实际上却通过点、线、面的处理运用,使画面产生的明暗层次变化非常丰富,在构图中发挥出很强的艺术表现力。所以,明暗这一形式因素,在各种绘画中,都以不同程度、不同方式被广泛运用。